去年鐵騎士「自炒」揭酒駕 休班警被落案起訴周一提堂
去年10月11日凌晨3時許,一輛電單車於屯門元朗公路往元朗方向行駛,至丹桂村附近失控「自炒」,滿身酒氣鐵騎士倒地受傷清醒,由救護車送院治理。傷者為一名休班男警務人員。據悉隸屬機場警區。警方經進一步調查,證實該鐵騎士的血液酒精濃度超標,經徵詢法律意見後,他已被控一項「在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超過訂明限度的情况下駕駛汽車」罪,案件將於明日(7日)上午於粉嶺判法院提堂。
休班警涉酒後駕駛被檢控明早提堂
一名休班男警去年10月11日凌晨,在元朗公路駕駛電單車期間懷疑失控並翻側,警方到場後在他身上發現酒氣,其後證實他的血液酒精濃度超標。該名休班警員已被控一項「在血液中的酒精濃度超過訂明限度的情況下駕駛汽車」罪,案件明日上午在粉嶺判法院提堂。
警方表示,該男警已被停職,強調非常重視人員的操守,任何人員干犯違法行為,警隊絕不容忍和姑息,定必嚴正處理。
Coldplay啟德體育園演唱會 觀眾可攜細塑樽或杯進場
啟德體育園場地規則,一直指禁止觀眾攜帶水樽等容器或飲品入場,英國樂隊Coldplay周二(8日)起在啟德體育園舉行4場演唱會,按主辦單位今日公布, 觀眾可携帶容量不超過600毫升的塑料或硅膠可重用便携式水瓶/杯進場。
將軍澳有鋁窗從高處墮下 女途人被玻璃碎片濺中頸部受傷
將軍澳富麗花園有一扇約1米乘0.5米鋁窗下午近4時懷疑從高處墮下,一名69歲女途人被玻璃碎片濺中頸部受傷,她自行報警,清醒送院治理。
涉事的53歲單位男住戶被帶返警署調查。案件列作容許物件從高處墮下,警方稍後會根據《簡易程序治罪條例》向他提出檢控。
港大醫學院為200名外傭提供免費健康檢查 講解預防及治療中風方法
明日為「世界健康日」,港大醫學院聯同其「中風研究組」今(6日)於校園內首辦「HKUMed世界健康日:齊來預防中風!」活動,針對200多名外傭舉辦健康講座及進行免費健康檢查,以提升他們及市民對中風的關注和認識,繼而達至盡早預防及治療中風目的。
盧寵茂指公立醫院收費改革增保障 預約日無出現應付成本
公立醫院收費改革首階段明年元旦起實施。至於方案有無微調空間,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強調,收費改革已討論多時,強調能為市民增加保障,就如政府送出一份保險。
針對已預約電腦掃瞄等檢查服務,但最終無到場的情況,盧寵茂認為,每個人要為自己行為負責,又舉例預約時付訂金是合理,如果預約當天無出現,應付出成本。
Coldplay演唱會散場時港鐵加密班次 特別巴士線方便過境
英國樂隊Coldplay星期二起將在啟德體育園舉行四場演唱會,港鐵散場時會加密班次,尾班接駁東鐵綫過境列車,晚上約11時分別在宋皇臺站及啟德站開出。
演唱會舉行的4晚有特別巴士路線,方便旅客過境,但往落馬洲/皇崗口岸的班次需預先購票,不設現場售票;運輸署提醒過境旅客預早計劃行程。
入境處:截至下午4時 逾27.7萬人次經各口岸入境
清明節三日長周末假期最後一日,入境處表示,截至下午4時,有27萬7000多人次經各口岸入境,另有25萬6000多人次出境,總出入境人數合計有53萬4000多人次。
入境方面,以羅湖最多,有5萬多人次,之後依次是落馬洲支線及機場。出境方面,以機場最多,有逾48000人次,之後是羅湖和落馬洲支線。
緬甸地震災區天氣炎熱 特區救援隊備多種藥物確保適合出勤
特區救援隊繼續在緬甸地震災區協助搜救工作,醫護團隊分別講述當地救援工作及如何應對高溫天氣。
醫管局博愛醫院急症科註册護士彭家明表示,在醫療帳幕備有頭盔和需要出動的醫療背包,背包內有截肢儀器和擠壓綜合症所需的藥物。另外備有70多種藥物的藥物箱,內有止痛藥及腸胃藥等。隊員每天早上都要接受健康檢查,確保他們適合出勤。他們亦備有補充粉,為隊員補充身體水份。
聯合醫院急症室副顧問醫生曾永康表示,當地日間氣溫達40幾度是今次救援工作的最大困難,另外亦擔心蚊患情況,隊員要用上防蚊用品。
新界西醫院聯網急症部顧問護師陳旭榮表示,治療區將急症室概念放進駐紥營地。由於天氣炎熱,擔心出現中暑等熱病情況,因此設置了生理鹽水,協助前線補水。
律敦治醫院急症室部門主管蕭粵中表示,他們在現場設立平台,以發放傳染病資訊。
調查指逾六成SEN童家長不滿學齡SEN服務 社協倡資助基層另覓私營服務
目前教育局主要以「校本支援」模式支援學齡特殊教育需要(SEN)兒童,由學校決定如何運用「學習支援津貼」。社協去年7至12月訪問73個受該會資助的SEN兒童家庭,61%不滿學齡SEN支援服務。調查指出,SEN兒童需要1對1等小班功課輔導,但學校功輔班往往1對10,對SEN學童作用不大,部分學校更未提供學業支援;學校雖有興趣班,但未必涵蓋所有興趣,而且需要抽籤或老師推薦。而坊間個別形式教學的課程大多收費昂貴。
康文署為搶包山比賽參加者舉行安全訓練
長洲「包山嘉年華2025」的壓軸項目搶包山比賽將於5月5日舉行,康文署今(6日)在 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為參加比賽的健兒舉行攀爬包山及防墮安全訓練。所有比賽參賽者必須完成有關訓練,方可參加於4月13日舉行的「搶包山選拔賽」。
港大醫學院與團體辦外傭免費體檢活動 逾百人參與
港大醫學院和中風研究組首次在醫學院校園,舉辦外傭免費健康檢查活動,以提升外傭對中風的關注度和認識,從而積極預防並及早治療,過百名外傭到場參加。
港大醫學院中風研究及預防組主任劉巨基說,本港每年新增近2300宗年輕中風個案,患者18至55歲,並有持續上升趨勢,當中約1成是外傭,即大約220人。他指,外傭群組很重要,要照顧很多香港市民,如果她們明白飲食要「三低一高」,對整個社會一定有幫助。
劉巨基又說,未必每一名外傭都做過身體檢查或者出席健康講座,早上就有一名外傭接受篩查後,連續量度幾次血壓超標,雖然沒有病症,但已轉送瑪麗醫院急症室治療。
有參與的外傭表示,很擔心會中風,希望作出預防,會更關注日常飲食,以及每日做運動,亦會與菲律賓的家人分享健康資訊。
調查指近四成護老者處「高負荷」狀態 當中近兩成有輕生傾向
近年接連發生照顧者倫常慘劇,有機構針對全港護老者的情緒狀况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近4成受訪者處於「高負荷」狀况,當中4成同時有抑鬱及焦慮狀况,近兩成人更有自殺傾向。機構指,今次調查顯示護老者的就業情况及照顧時數與壓力成正比關係,建議社會多提供彈性支援。
觀塘避風塘中式遊艇下沉 消防蛙人搜索未有發現
今午(6日)12時許,警方接報指觀塘避風塘有船隻沉沒,消防及救援人員接報到場,於離岸130米發現一艘遊艇下沉,僅露出船頭及上層位置,消防隨即派出蛙人落水搜索,初步相信沒有人被困船艙。警方正調查事故成因。
會展旅遊旺 商機匯香港
在麻雀室「攻打四方城」、到廟宇祈福、參觀會議展覽場地,這些並非一般旅遊活動,而是經旅遊發展局安排、簡稱會展旅遊的會議、展覽及獎勵旅遊訪港考察團行程。這天,國際專業會議公司協會九名來自德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國家的代表,在旅發局帶領下,展開五日四夜的會展考察之旅。考察場地 了解配套首站是灣仔一間去年底開幕的酒店,一行人實地考察多個宴會廳、套房和其他設施,其間還有意外驚喜—在麻雀室即席感受「開枱」的樂趣。考察團馬不停蹄轉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觀摩這座維多利亞港海旁的著名地標,並獲安排參觀展覽場地、會議室等,了解場地設計和交通配套。商務以外 探索香江無論是善用會議或展覽以外的時間觀光,或參加公司犒賞員工的獎勵旅遊,對訪港的會展旅客來說,乘搭逾130年歷史的山頂纜車,可謂必然之選。考察團乘坐纜車登上太平山頂,在凌霄閣參觀布滿懷舊擺設的體驗館,彷彿穿越時空到了上世紀70至80年代,並在觀景台飽覽維港兩岸景致。他們又前往上環文武廟,為文昌帝君座前神獸金鹿貼上金箔祈福。短短一日,沉浸式感受香港的商業、文化、宗教多元面貌。各團員會為當地政府部門、科技業和藥劑業等多個界別的客戶,籌辦會展活動,業務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和中東等地,種種訪港見聞將成為日後選址香港舉辦專業會議和峰會的參考。多元魅力 印象深刻團員之一的Jocelyne,是德國一間專業會議籌辦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公司2012年起通過香港進軍亞太地區,並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大型會議。Jocelyne表示,雖然自己曾多次到訪灣仔會展,但這天舊地重遊,見證場地不斷翻新、提供彈性服務方案,而且在過程中體會到新舊交融的文化,盛讚香港在會展旅遊產業持續發展的成就。她又說:「香港是樞紐、也是基地,更是迎接國際代表的最佳選址,因為並非每處都有如此規模的宴會廳和場地,多種語言兼備的環境和豐富的歷史底蘊。」Alejandro是墨西哥一家會議籌辦商的行政總裁,他表示,親睹各類會展場地後,確信香港是舉辦會展活動的理想之選,會毫不猶豫向同行推薦,又形容在港的體驗完美。他說:「香港一直是頂級旅遊勝地,人們總能享受諸多樂趣、盡興而歸,這裏有很多豪華酒店、美食和精彩體驗,而且這裏的人非常友善,隨時樂意伸出援手。」考察團此行也遊覽「舊城中環」漫步路線,到海洋公園探訪大熊貓龍鳳胎寶寶,並參觀上月開幕的啟德體育園等,收穫甚豐。會展旅客 消費力強事實上,會展旅遊有利吸引高增值旅客,2024年訪港過夜會展旅客達142萬人次,按年增加約一成,人均消費較整體過夜旅客高約四成,同時,也帶動會展服務、零售、餐飲、娛樂等行業發展,為本港經濟注入動力。旅發局一直多管齊下推動會展旅遊,除邀請海外專業會議籌辦商代表來港,親身體驗會展設施和旅遊特色,更全力爭取大型國際會展活動在港舉行。旅遊發展局會議展覽業務拓展首席總監成穎詩表示,旅發局已成功競投和促成56個大型國際會展活動今年在港舉辦,其中16個活動是首度落戶香港,涵蓋金融科技、創科、醫療科學、航空等領域。她舉例說︰「6月有首次在香港舉行的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年會。航空業方面,有9月的世界航線發展大會2025,讓航空業界聚首一堂,12月也有亞太航空空域展覽暨會議2025。」成穎詩預計這些國際會展活動全年可帶來約17萬內地及海外會展旅客,總參與人次達26萬,又指隨着會展旅遊強勁復蘇,加上國際航空運力進一步恢復,相信會迎來更多會展旅客。她說:「旅發局會全力推動會展旅遊的發展,繼續爭取更多大型會展活動,鞏固香港國際會展之都的地位,吸引高端旅客來港。」
陳茂波:堅信開放合作是歷史潮流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表示,美國宣布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徵收所謂對等關稅,此等霸凌行徑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恣意破壞作為國際貿易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他指,單邊主義行徑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供應鏈穩定,當局堅決反對。 地緣局勢發展困擾全球貿易前景,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短期內也難免受到一定影響。陳茂波表示,堅信開放合作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香港會繼續保持自由港地位,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保障貨物、資金、資訊等自由便捷流動。 他又說,除了要鞏固與傳統市場的聯繫,也要加快聯動「全球南方」新興市場,為港商以至內地企業開拓新通道、新市場,以及加強招商引資。 第四批重點企業夥伴將於周二公布,陳茂波透露,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會與十多家重點企業夥伴簽署合作意向書,企業業務包括高精度人工智能、商用服務機器人、外科設備,這些企業的技術、產品和服務都極具國際競爭力。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4月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 上周,美國宣布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此等霸凌行徑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恣意破壞作為國際貿易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單邊主義行徑既解決不了美國自身問題,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供應鏈的穩定,我們堅決反對。事實上,美國相關措施宣布後,環球多個主要經濟體均提出反制,美國股市連續兩天大幅下挫,據估算蒸發了超過六萬億美元的市值。相繼有金融機構大幅調低對美國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更有估計美國將陷入衰退、就業市場和通脹情況將惡化,首當其衝受影響的是美國基層民眾。 正如中央政府一再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我們堅信,要以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方式與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磋商,才能解決貿易分歧。 美國的行徑,令市場憂慮多年來國際上以規則為本的多邊貿易體制時代已成過去,全球貿易和經濟將進入不確定和較動盪的時代。鑑於國際貿易戰升級的風險正逐步增加,對全球經濟及國際貿易帶來沉重壓力,市場氣氛轉趨悲觀。此時此刻,我們更須保持警惕,並以底線思維做好充分準備。 我們堅信開放合作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是人心所向。我們會繼續保持自由港地位,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保障貨物、資金和資訊等的自由便捷流動,這些都受到《基本法》的保障。 地緣局勢發展困擾全球貿易前景,香港作為國際貿易樞紐,短期內亦難免會受到一定影響。特區政府一直密切留意和評估有關情況和發展,並從多方面為本地企業提供支援,包括(1)資金周轉,例如繼續透過出口信用保險局加強為從事貿易的企業,提供出口信用保險支援,而金融管理局亦會繼續積極協調銀行界,幫助中小企應付資金周轉需要;(2)開拓新市場,例如通過BUD專項基金,支持香港企業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新市場;(3)通過資助計劃,支持企業加快數碼轉型,並把握電商機遇;以及(4)及時提供資訊,協助它們更好掌握市場情況,並管理風險。 因應近年單邊主義持續升溫,港商過去幾年亦就出口市場作出了調整。數據顯示,美國在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的市場佔比,已由2018年的8.6%縮減至去年的6.5%。同時,東盟和中東的市場份額則由7.4%和2%,分別上升至8.7%和2.9%。自2019年起,東盟已超越美國成為香港的第二大貨物出口市場,排名僅次於內地。幾年下來,內地、香港和東盟之間的經貿和產業合作越趨密切。 此外,近年我們大力推動本港創科產業的發展,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並跟粵港澳大灣區的創科和高端製造業聯動發展,加速培育本港的新發展動能、開拓新市場,增強香港經濟的韌性。而國家經濟穩步發展,促進消費、推動內循環有力運轉,為港商提供了龐大的機遇,亦增強了我們的底氣、堅定了信心。 可以確定的是,儘管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各種干擾、障礙和不確定性,未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始終會向具更高生產效能和成本優勢的區域集聚;資金也會朝更具增長潛力的市場和科技領域匯聚。國際間願意相互尊重、建立互信,且經濟、貿易和外交政策較穩定的經濟體之間也會形成更具規模的合作板塊。 我國跟東盟以至其他地區所構建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是國際上高效、全鏈條和全方位的產業合作體系。我國創新能力強,今年以來在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國際資金相繼增加在內地和香港市場的配置。今年首季,港股按年上升15%,同期日均成交額超過2,400億港元,按年增加140%。從去年的三中全會到上月的全國兩會,國家都強調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國際投資者提供友善和可預期的投資環境、可信賴的合作關係。最近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首次參與的跨國企業數目更創下新高。 在這個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歷史窗口,我們要繼續鞏固與傳統市場的聯繫,更要進一步加快聯動「全球南方」新興市場,為港商以至內地企業開拓新通道、新市場,同時助力和鞏固地區產業鏈布局的深度結合和效率優化。 我們亦要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的工作,鼓勵內地和環球企業用好香港這個內聯外通的國際化平台,和資金與人才匯聚,信息自由便捷的優勢,以發展業務、管理財資以至開拓新市場。 本周二,我們將公布第四批重點企業夥伴,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將與十多家重點企業夥伴簽署合作意向書。新一批企業當中,有深耕高精度人工智能的企業,它研發出的智能交通產品和方案已在全國50多個城市應用;有專注商用服務機器人的企業,其產品已出口至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有聚焦外科設備的醫療科企,它已成功在全球治療逾30萬宗腫瘤病例,並在全球累計申請了900多項專利。可以說,這些重點企業的技術、產品和服務都極具國際競爭力。 香港兩年多以來成功吸引的80多家重點企業,除了預計未來數年合共會為香港帶來近500億元的投資和創造超過兩萬個職位外,亦將助力香港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為香港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提供指引 鼓勵企業減少包裝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撰文表示,市場上的包裝五花八門,強行制定包裝準則只會為各行業製造困難,當局因此先嘗試為部分行業提供減少包裝指引,並通過約章形式鼓勵企業減少包裝,藉此累積經驗,讓政府和行業更能掌握如何進一步減少包裝。 以下是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4月6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本屆政府力推源頭減廢及擴大回收網絡,成功扭轉廢物棄置量不斷上升的趨勢,都市固體廢物每日平均棄置量自2021年起連續三年持續下降,由2021年平均每日11,358公噸減至去年平均每日10,510公噸,較2023年減少了3.4%,較2021年更減少共7.5%。 「綠在區區」去年收到的回收物為41,800公噸,較2023年上升近60%,去年的到訪人次亦大幅上升至約1,270萬,比2023年增加約80%。「綠在區區」的公共回收物收集點數目更已在今年第一季大幅增加至超過800個。 上述的數字顯示我們積極推動回收的成效。然而,我們亦沒有忽略源頭減廢。經常有意見認為現時很多產品都出現過度包裝的情況,為鼓勵企業重新檢視及減少使用包裝,環保署剛於3月31日推出了《減少使用包裝約章》,推動在商業活動中建立減廢文化。 目前已有102家本地及跨國企業簽署了約章,承諾實行包裝減量。這些企業涵蓋不同界別,包括超級市場及雜貨店、物流業、電子商貿業、酒店及旅遊業、電子產品及電器業、飲品製造業、食品製造業、進口業及其他涉及使用包裝物料的行業,名單已上載減廢回收網站。 簽署約章的企業和機構承諾:(一) 向環保署提交年度包裝物料總使用量;(二) 採取措施減少包裝或選用可持續包裝方案;及(三) 鼓勵供應商、業務夥伴及客戶減少包裝物料並改善包裝管理。 包裝在供應鏈中對產品保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許多包裝物料僅使用一次或有限次數後便被棄置。約章的目的是鼓勵企業重新檢視包裝設計以減少不必要的物料使用,提高包裝的可回收性和重用性,並探索創新解決方案。 簽署約章的企業除了自身採取減少包裝的措施及方案外,亦會鼓勵上下游供應商、業務夥伴和客戶減少包裝物料。這不僅能促進企業連同夥伴減少包裝廢物,亦能幫助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環保署會為參加企業提供包裝減量建議,並協助準備包裝相關數據,以符合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報告中有關產品包裝的披露要求。由於ESG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約章對工商業界而言有一定吸引力。 近年網購盛行,電子商貿平台的商品需要經過不同的物流公司或派送網絡,為確保商品在運輸過程中免受損壞,往往涉及額外的包裝工序而可能導致過度包裝。儘管大部份包裝物料如紙和塑膠可透過現有回收系統收集作循環再造,但仍有不少包裝物料會被棄置。我們樂見企業積極回應約章,探索解決方案改善包裝管理。 有參與約章的電商平台表示,將以蜂窩包裝紙取代塑料包裝材料,以及採用合適尺寸的包裝設計,避免過度包裝;也有參加約章的飲品製造商表示會減少使用一次性包裝,並會重新設計可回收且具回收價值的包裝。有進口商會以雙面/熱熔膠帶取代普通塑膠膠帶密封電子商務包裝盒,從而減少塑膠消耗,並在運輸過程採用紙質包裝取代塑膠包裝;亦有貿易商提出減少店內取貨包裝的尺寸,並會在部分物流營運程序中,改用可循環使用的物料取代即棄膠膜等。 約章甫推出便有102家企業簽署,但這只是一個開始,環保署的團隊會繼續接觸不同界別的企業,鼓勵他們參與約章,共同推動減少包裝廢物。 在宣傳約章方面,環保署為約章設計了一個標誌及以「包少啲」(Wrap It Light)為口號,我們鼓勵簽署約章企業在旗下的店舖/處所張貼環保署提供的標貼,讓公眾知悉相關店鋪/處所是約章的簽署機構。 有意見認為約章的約束力有限,立法規管會更有效。其實市場上的包裝五花八門,目的、形式和物料都大不相同,並不容易以立法方式統一起來。強行制定包裝準則,只會為各行業製造困難。所以我們的計劃是先嘗試為一些行業提供減少包裝指引,鼓勵行業設法減少包裝,藉此積累經驗,讓政府和行業更能掌握如何進一步減少包裝。 環保署現時已為八個特定行業制定《減少包裝及包裝管理實用指引》,為業界提供實用建議,並透過推動《減少使用包裝約章》,推動在商業活動的減廢文化。 除了鼓勵企業減少包裝,市民可以嘗試保留並重用包裝物料。一些網購平台或實體店亦有回收服務,收集塑膠包裝物料(如氣泡包裝紙、充氣防撞袋及膠袋),並交由「綠在區區」處理。此外,消費者也可多選購有補充裝的產品,例如個人清潔和護膚用品的補充裝,不僅能減少包裝廢物,更有助於節省開支。 我也在此告訴大家,「綠在區區」的禮物換領方式與時並進,開始逐步電子化。自去年2月起,環保署擴展了電子積分兌換選項,市民可以將「綠綠賞」積分轉換為更多元化的電子積分獎賞,包括免費港鐵車票、本地生態遊等。去年底更開始與電子獎賞平台「易賞錢」合作,可以用「綠綠賞」積分兌換「易賞錢」電子積分,於全港超過500間超級市場及零售商店自由換取所需的禮品,讓「綠綠賞」更生活化和貼近市民的日常生活。各位朋友快些試試!
東江水供港60周年主題活動啟動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主持東江水供港60周年主題活動啟動禮,她鼓勵青年人積極參與相關活動,了解更多關於東江水的故事,並傳承感恩精神。 今年是東江水供港60周年,為紀念和慶祝這個重要的里程碑,民青局會為青年人舉辦一系列相關主題活動。 麥美娟致辭時表示,60年前首趟東江水穿山越嶺注入香江,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水荒,及後國家三度擴建升級供水系統,現時東江水供港水量佔香港淡水供應超過七成。 她說,希望通過主題活動增進青年人對東江水供港歷史的認識,與他們一同回顧和見證東江水對香港的重要意義,深切體會國家給予香港的巨大支持,並加強香港年青一代珍惜水資源的觀念。 「連青人網絡」本月12日和13日舉辦首個主題活動東江水供港60周年廣東省思源之旅,帶領約80名會員到廣東省實地考察國家重點水利建設項目和認識當地文化歷史。民青局會安排參加者與當地青年和在地的香港青年見面,互相交流。 此外,民青局會與大灣區共同家園青年公益基金合作,6月組織500名青少年實地考察東江源頭三百山及流經地域。 民青局也會與不同青年團體合作,在2025至26年度民青局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下資助約30個以東江水供港60周年為主題的交流項目,路線涵蓋江西省三百山,以及廣東省東莞、惠州、河源等地的水利工程和歷史文化景點,讓青年人了解東江供水工程的建設歷史、管理保護、沿途人文歷史等情況。
啟德青年驛站旅舍料10月開始營運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啟德社區隔離設施改造為青年發展設施的標書審議工作已完成,預期相關設施最遲10月開始有序營運,包括設立「青年驛站」旅舍、青年文化交流和體育交流空間。 麥美娟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向傳媒表示,有關青年發展設施由中國旅遊集團旗下公司為主要股東的博盛文旅作為營運團體,香港中旅發展和帝盛酒店集團為其協辦機構。 她指,原為隔離設施的60%總樓面面積改作青年旅舍,並根據營運團體的五年概念計劃舉辦青年活動,以及具文化、藝術、運動等元素的國際交流活動。租約為期五年,營運團體需自負盈虧。 啟德社區隔離設施乃疫情期間中央為香港援建的社區隔離設施,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善用該設施,改造為青年發展設施。 當局期望有效善用空間,提供更多元的設施、更多選擇予非本地青年入住,從而促進內地和海外青年與本港青年雙向交流,啟發創意。
Coldplay演唱會 觀眾可攜不超600毫升塑膠樽或杯進場
英國樂隊Coldplay星期二起將在啟德體育園舉行四場演唱會。主辦單位在社交專頁表示,觀眾可攜帶容量不超過600毫升的塑料或硅膠可重用便攜式水瓶或杯進場。不過,有關容器超過600毫升不可帶入場,另外觀眾亦不可攜帶即棄膠樽裝飲品的空樽、玻璃瓶或杯、鋁罐、保溫瓶或杯,以及不鏽鋼瓶或杯進場。
觀眾亦不可帶專業相機、平板電腦、望遠鏡、橫幅或標語等進場。
警方呼籲公眾盡量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到場。演唱會預計晚上10時後完結,由啟德港鐵站往羅湖的最後一班列車在晚上11時01分開出。除前往新田公共運輸交匯處及機場的特別班次巴士外,啟德體育園亦有跨境直通巴士,車票只限網上購買,每日發售時間至晚上9時。
智慧照明博覽及春季燈飾展揭幕 首設「綠色創新」展區
第二屆智慧照明博覽及第16屆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今日起一連4日(6至9日)在灣仔會展舉行,兩大燈展吸引約1000家參展商參與,其中春季燈飾展首設「綠色創新」展區,亦有燈飾結合人工智能(AI)技術,控制燈光顏色以配合環境變化。
牛池灣貨車疑腳掣失靈撞小巴剷行人路 2人輕傷
【22:22更新】牛池灣發生驚險車禍。今晚(6日)7時許,一輛專線小巴沿新清水灣道下斜往坪石邨方向行駛,至清水灣道交界燈位時,因應交通情况收慢,尾隨的密斗貨車疑腳掣失靈,司機將車扭向左邊,撞毁約14米鐵欄及指示牌鐵柱,再於行人路滑行約10米始停下。
入境處指截至晚上9時 逾55萬人次經各口岸入境
清明節三日長周末假期最後一天,入境處表示,截至晚上9時,有超過55萬人次經各口岸入境,當中43萬多人次是香港居民。
最多人利用羅湖口岸入境,超過10萬人次,之後依次是落馬洲支線及深圳灣口岸。
深水埗截獲「毒品快餐車」 司機涉販毒被捕
今晚(6日)9時許,西九龍總區衝鋒隊於深水埗大埔道近黃竹街設置路障,一輛黑色私家車駛近時,司機將一包物件拋出車外,警員其後將車輛截停。經初步檢查,該包物件內有多個載有白色粉沫小膠袋,白色粉沫懷疑為可卡因,數量及價值仍有待點算,司機涉嫌販毒被捕,警方亦召警犬到場協助徹底搜查車輛。現場消息指,尾隨私家車的的士,其車Cam拍到司機將毒品拋出車外情况。
警方太子道東截查私家車檢獲毒品拘捕3人
警方在東九龍拘捕3人,檢獲少量懷疑可卡因。
特遣隊人員今日凌晨2時左右在太子道東巡邏期間,發現一輛私家車形迹可疑,在太子道東近彩虹道截停該輛私家車,並在車上檢獲約1克懷疑可卡因。警方以「管有危險藥物」拘捕車上29歲男司機及兩名男乘客。男司機未能通過酒精呼氣測試,涉嫌「酒後駕駛」被捕。三人正被扣留調查,案件交由黃大仙警區行動支援組跟進。
另外,警方上星期六起在東九龍打擊酒後駕駛,拘捕5名司機以及向15名司機發出口頭警告。